土地福德正神(媽閣廟石殿旁) |
“掃街”記錄土地公勞多技窮——電腦自動化操作全然不假人手、相機代眼採集光影、多軸腳架防治手震、地圖數據庫感知方位、分析系統篩汰對焦失敗等低級失誤,為照片可用性作出精準記錄,辨識碑刻文字。總之,智能化機器之全能全知映襯我比機器更機器式地累積按掣智慧。“操作機器”加上投入時間和汗水即可,根本毋須測量知識,甚至連意外出現於照片中的“你”、“我”、“他”等一切人物和背景也被當成雜訊自動抹除,勞動成果純粹化得只有一座土地神壇。
除此之外,勞動本無得着。腳底踏遍街巷竟沾不了塵微,滴落的汗珠隨日光蒸散、肩脊皮肉更留不住負重的壓印……身心不停反嘲我立志時未計回報,土地神壇上載網絡後無聲無聞,足證連這設想本身都屬泡影,累月發文叨叨觀照網海無非淘淘口水花;成敗不足稱,奔走一場空。逐漸我被問及已完成土地公的數量時刻意含糊應對,反正於我並無意義,統計微枝葉末,得失只在電腦一鍵之間,儘管頁面資訊來了一道提醒:第一座土地公發佈於三年前同一天呀!
那天我對着液晶屏幕裏的“新技能”手抖微笑,但文化勞動若始於探奇,時間拖曳、重複往復、科技替補等因素將我舊化,新物皆附舊觀,成果視之等閒。一年再,兩年衰,三年竭。意志蹉跎竟讓所寫的嘮嘮叨叨變成無聲哀寂。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,……數量眾多的土地公堆疊在手機地圖上混糊一片,何需繼續求量呢?棄大千世界各式美事而追逐恆河沙數,當然無所住心而白操勞。相反,保持新鮮感,每一座土地公都是新的土地公,掃瞄工作才能繼往開來,小業才可功成。
《盤銘》名言: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;《康誥》曰:作新民;《詩》曰: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。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。我當刻盡所能,再三實地瞰踏,冥冥竟讓我與轉角的土地公重遇,故立願為記:“神祗在上,於昭于天。壇雖舊有,其命維新。有神不顯,只因不時。厥土陟降,助我左右。”……一百六十座土地公,雖難窺澳門土地公全豹,但仍可視為俗文化海洋的小微瀾,為海角岩巉,磨出一小片圓潤。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